7月6日,我们迎来夏天的第五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小暑。俗话说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,天气也是十分应景。近日,闽侯县气象台持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,部分乡镇最高气温可达38~39℃,局部超过39℃。
高温来袭,防暑降温不可掉以轻心,这份实用防暑指南请收好!
中暑的症状
中暑先兆:在高温环境下,出现头痛、头晕、口渴、多汗、四肢无力发酸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动作不协调等,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。
轻度中暑:除先兆中暑的症状外,体温升高达38℃以上,伴有面色潮红、大量出汗、皮肤灼热,或出现四肢湿冷、面色苍白、血压下降、脉搏增快等表现。
重度中暑: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(出现头痛、头晕和肌肉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)、热衰竭(头痛、心慌、恶心呕吐、皮肤湿冷、血压下降、晕厥或神志模糊等)和热射病(机体核心温度超过40℃,伴有皮肤灼热、意识障碍(如谵妄、惊厥、昏迷))三种类型。
如何预防中暑
1、防晒防暑:尽量避免在日照最强烈的时段(上午10点至下午4点)外出。如果必须外出,请佩戴宽边帽、太阳镜,涂抹高SPF值的防晒霜,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。此外,穿着浅色、宽松、透气的衣物也有助于降低体感温度。
2、适当补充水分:夏日里,水分是身体的“救命稻草”。多喝水不仅能及时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,还能帮助调节体温。如果想要更高效补水,可以试试在水中加一点点盐,这样既能补充钙和其他微量元素,又能增强身体的抗热能力。
3、合理饮食: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多吃蔬菜水果,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。同时,避免过多摄入油腻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,以免加重身体负担。
4、保证充足睡眠:高温天气下,人的体力消耗快,容易疲劳。因此,保证充足的睡眠至关重要。我们应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,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。
中暑了怎么办
1、一旦有中暑症状应立即脱离高温环境,转移至通风阴凉处休息,用扇子或者电扇为其扇风降温。
2、用凉水或稀释过的酒精帮中暑者擦拭身体,也可用冷水沾湿过的毛巾或者冰袋、冰块放在患者颈部和腋窝或腹股沟处等位置,这些位置都是有大动脉血管的部位,可以帮助患者快速散热。
3、当身体感到不适时,要及时服用仁丹、十滴水或者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物(详见药物说明书),并多喝些淡盐水,好补充由于炎热所流失的体液。
4、当中暑的人一直昏迷不醒,就要用大拇指按压患者人中、合谷等穴位。如出现晕倒或昏迷并且出现高热,简单处理后要立即送往就近医院就医。
夏日炎炎,天气炙烤,我们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,免受高温天气的伤害。